帳號:guest(18.232.179.3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呂季儒
作者(英文):Lu, Selta
論文名稱(中文):菸的跨國現代性:重思菸「害」與戰後臺灣的發展想像
論文名稱(英文):Transnational Modernity of Tobacco: Rethinking the Discourse on Tobacco and Postwar Taiwan's Developmental Imaginary
指導教授(中文):林建廷
指導教授(英文):Lin, Chien-ting
口試委員:林淑芬
黃道明
口試委員(英文):Lin, Shu-fen
Huang, Hans Tao-M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臺灣聯合大學系統)
學號:0459904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8
中文關鍵詞:冷戰反美反菸運動中美菸酒協議殖民性現代性治理
外文關鍵詞:Anti-US SentimentAnti-Tobacco MovementSino-US Tobacco and Alcohol AgreementModernityGovernmentalityColonialit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2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菸」的健康風險使得菸成為一個令人敏感的物質,並且隨著臺灣菸害防制法規越來越加嚴苛,吸菸行為的「去正常化」使得吸菸者在社會中被標的,並形成「吸菸」和「反菸」兩者之間的強烈對立。但因菸害的健康風險事實,吸菸者無可辯解往往陷入沉默之中。然而在 2017 年的「吸菸救長照」爭議中,本文發現菸的失語可能不僅來自於它的健康風險,而是當代依著「菸害科學」知識為中心而建立的「反菸害」認知形式,使得菸之於冷戰軍事主義、殖民主義和國家經濟發展慾望等特殊意義被遮蔽或難以被討論。並且依循著「菸」和「反菸」的對立邏輯,開啟了各種關於個人、健康和人權的價值辯論。
然而本文透過回頭追溯臺灣的「菸」歷史,嘗試跨越菸和反菸之間的對立藩籬,好看到「菸」的變革歷史如何坐落在台灣後殖民發展和冷戰全球秩序重組的雙重脈絡之中。特別在 1980 年代臺灣反菸運動和 1985 年中美菸酒談判展開後,臺灣社會開啟了對「菸」價值的重新評估和革新,當中也反映出臺灣現代性發展路徑上關於個人、身體、家庭、社會和國家的轉型辯論、想像和認知。此文的目的便是在於重新回顧臺灣反菸運動的初始,也就是「菸」的各種意義被詰問、翻新、重述或推翻之際,透過探索反菸運動和 1985年中美菸酒談判交錯下所激起的國族主義身體危機意識,嘗試理解舊殖民結構和美國冷戰脈絡如何影響後殖民情境下的現代國家發展想像的關鍵問題。
As the regulations upon tobacco become more and more strict in Taiwan, tobacco user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target in socie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normalization of smoking
behavior, which forms a strong binary between tobacco and anti-tobacco. Moreover, under the premise of this situation is the health risk of tobacco as a known fact, it also makes tobacco users hard to respond. However, in 2017, Taiwan’s Legislative Yuan approved a draft amendment to the Tobacco and Alcohol Tax Act, which had proposed an increase in the
tobacco tax. And the increased tax monies would be used as a special fund related to long-term care. This amendment has made me realized that the speakless situation toward the
binary conflict may be understood by seeing how the scientific fact on tobacco have influenced our perceptions. I argue that this kind of perceptions have kept people from seeing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obacco, cold war militarism, colonialism, and the national desire of
economic expansion, and kept following the binary logic of tobacco and anti-tobacco. This has made the smoke-free world become an impossible and contradictory illusion.
In this thesis, by retracing the genealogy of tobacco in Taiwan, I try to reread especially the two events in 1980’s that have transformed the meanings of tobacco and smoking in
Taiwanese society: 1980’s anti-tobacco movement and the ROC-U.S. trade negotiation on tobacco since 1985. These two events have not only transformed the value of tobacco in
Taiwanese society, but also reflected postwar Taiwan's developmental imaginary.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then is to explore how tobacco’s meanings in Taiwan are constructed,
revalued and questioned in 1980’s discourses on tobacco. How do those discourses reflect postwar Taiwan's developmental imaginary embedded in the influence of Cold War and colonialism?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誌謝 ……………………………………………………………… iv
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6
第三節 章節安排…………………………………………………… 12
第二章 臺灣菸「害」意識的形塑與其婚、家、國想像再現…… 14
第一節 1970 年代的反公害論述到「菸害」的公德化意涵……… 14
2.1.1 公德、私德與文明化……………………………………… 15
第二節 公「害」中的個人權益意識構成………………………… 19
第三節 董氏基金會反菸文本的再現分析………………………… 24
第四節 小結………………………………………………………… 35
第三章 「臺灣是個美國帝國主義的大菸灰缸」………………… 37
第一節 從美援菸草看內在於臺灣的「雙重」美國……………… 38
3.1.1
3.1.2
中美菸酒貿易談判發生的緣起……………………………
冷戰過去 vs.冷戰未來……………………………………
39
46
第二節 拒洋抑或親美?臺灣國族的無菸想像…………………… 49
3.2.1 中美菸酒事件中的意象分析……………………………… 51
3.2.2 臺灣菸草產業的「不-可見性」………………………… 56
第三節 小結………………………………………………………… 58
第四章 結論………………………………………………………… 59
參考文獻 ……………………………………………………………… 62
專書
Espiritu, Y. L. (2014). Refugee remembering—and remembrance. In Body counts: the Vietnam war and militarized refugees (pp. 105-138).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lein, C. (2003). Cold War orientalism: Asia in the middlebrow imagination, 1945-1961.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won, H. (2010). The other Col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owe, L. (2015). The intimacies of four continent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Milov, S. (2019). The cigarette: a political history.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id, R. (2005). Globalizing tobacco control: anti-smoking campaigns in California, France, and Japa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Sakai, N. (2010). On romantic love and military violence: transpacific imperialism and U.S.–Japan complicity. In S. Shigematsu & K. L. Camacho (Eds.), Militarized Currents: Toward a Decolonized Future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pp. 205-221).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toler, A. L. (2006). Haunted by Empire: Geographies of Intimacy in North American Histo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Elias, N.(2009)。《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原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王佩莉、袁志英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39年)。
Race, K.(2014)。〈責任追究的思考框架:HIV、生物醫學與法律的操演性〉(楊雅婷譯)。在黃道明編,愛滋防治、法律與愉悅的政治(頁1-40)。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丁乃非、劉人鵬(2011)。〈導論:親密色差──置疑.婚姻.家庭.連續體〉。在丁乃非、劉人鵬編,《置疑婚姻家庭連續體》(p. 1-32)。新竹: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臺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
伊恩.蓋特萊(Cately, L.)(2004)。《尼古丁女郎:煙草的文化史》(沙淘金、金丹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1年) 
吉見俊哉(2013)。《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邱振瑞譯)。台北:群學出版。(原著出版年:2007年)
何智霖(2004)。《陳誠先生回憶錄-抗日戰爭(上)》。台北:國史館。
林妏純、詹建富(2002)。《菸草戰爭:台灣第一本本土性菸害防制紀錄書》。台北:大家健康雜誌。
官曉薇(2012)。〈承載國家重責大任的身體-菸害防制法禁止孕婦吸菸規定之社會意涵〉。在吳全峰編,《2011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雙年刊-健康、科學與人權》(p. 501-547)。台北:新學林。
洪馨蘭(2004)。《台灣的菸葉》。台北:遠足文化。
柯瑞明(1996)。《臺灣可以說不》。台北:業強出版。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
娜歐蜜.歐蕾斯柯斯(Oreskes, N.)、艾瑞克.康威(Conway, E. M.)(2016)。《販賣懷疑的人: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林俊宏譯)。台北:左岸文化。(原著出版年:2010年)
理查.克魯格(Kluger, R.)(2000)。《煙草的命運:美國煙草業百年爭鬥史》(徐再榮等譯)。海南:海南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7年)
甯應斌(2013)。〈現代進步觀及其自滿:新道德主義與公民社會〉。在甯應斌編,《新道德主義:兩岸三地性/別尋思》(p. 1-12)。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蕭新煌(1987)。〈發揮公民權,保障環境權〉。在《我們只有一個臺灣》(頁185-186)。台北:圓神出版。
瞿宛文(2020)。《台灣的不成功轉型:民主化與經濟發展》。台北:聯經出版。


期刊及研討會論文等
Liang, K., & Hou Liang, C. (1988). ROC-U.S. trade relations from a financial perspective. 《自由中國之工業》,69(4),p. 1-15。
Kim, M. (2016). Smoking for empire: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obacco in colonial Korea, 1910–1945. Seoul Journal of Korean Studies, 29(2), p. 305-326.
史台麗(2014)。〈花蓮地方產業-明里百年菸業探討〉。《東方學報》,35,p. 123-145。
呂筱萍、楊靜(2006)。〈從世界煙草專賣制度演變模式看我國煙草專賣制度的改革〉。《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5),p. 65-68。
佚名(1986)。〈準媽媽!請為孩子放下手上的菸〉。《環境衛生報導》,135,p. 59-60。
何明修(2001)。〈台灣環境運動的開端:專家學者、黨外、草根(1980-1986)〉。《台灣社會學》,2,p. 97-162。
何春蕤(2011)。〈台灣法律中的兒少主體〉。「大中華兒童法論壇研討會」發表之論文,香港樹仁大學。
吳聰敏(1988)。〈美援與臺灣的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p. 145-158。
杜繼平(1987)。〈當我們讓美國菸酒『自由』進口…‥〉。《人間雜誌》,16,p. 66-67。
李疾(1987)。〈褪色的金葉子〉。《人間雜誌》,16,p. 80-91。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p. 133-206。
官鴻志(1987)。〈洋酒.公賣局 葡萄農〉。《人間雜誌》,16,p. 68-79。
林建廷(2018)。〈等待醫治的斷指:冷戰自由人文主義的國/種族殘缺敘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9,p. 5-35。
林碧堯(2008)。〈台灣的反公害運動〉。《生態台灣》,21,p. 6-13。
洪馨蘭(2010)。〈屏北平原「臺灣菸草王國」之形成以《臺菸通訊》(1963-1990)為討論〉。《師大臺灣史學報》,3,45-92。2010
范雅鈞(2012)。〈戰後臺灣菸酒公賣局及其檔案簡介〉。《檔案季刊》,11(3),p. 18-27。
范雅鈞(2007)。〈戰後初期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的制度沿革與財政貢獻(1945-1957)〉。《檔案季刊》,6(4),p. 34-49。
張志源、米復國(2007)。〈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煙草工場都市區位及空間配置之研究:殖民現代性的觀點〉。《設計學報》,12(2),p. 71-91。
曾華璧(1995)。〈世界環境運動緣起時美國與台灣之環境主義初探:一個比較史的研究〉。《輔仁歷史學報》,7,p. 1-33。
甯應斌(2011)。〈極端保護觀:透過兒少保護的新管制國家與階級治理〉。《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3,p. 277-291。
董氏基金會(1986)。〈爸爸,如果你愛我〉。《環境衛生報導雜誌》,135,雜誌封底。
蕭新煌(1991)。〈一九八0年代末期臺灣的農民運動:事實與解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0,p. 67-93。
蕭新煌(2004)。〈臺灣的非政府組織、民主轉型與民主治理〉。《臺灣民主季刊》,1(1),65-84。
魏吉助(2007)。〈中華民國-臺灣經濟奇蹟〉。《臺灣源流》,38,p. 77-89。
嚴道(1986)。〈吸菸有益健康嗎?〉。《大家健康》,7,p. 1。

學位論文
江承軒(2013)。〈台灣菸害治理機制的形成〉(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265tp 
李妙靜(2006)。〈全球化對我國菸酒稅制變遷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n498rx 
李國龍(2010)。〈以社會排除觀點探討反菸工作之推行〉(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76cpz 
吳添成(2011)。〈為健康而戰:我國反菸治理的權力措置與社會塑造〉(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t3mdrt 
林玉芳(2019)。〈中美菸酒協議公賣利益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deey3w 
紀雪雲(2000)。〈中華民國、韓國、泰國菸害防制立法及其施行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xxn95
張齊顯(2012)。〈戰後美國對華經濟之援助──經濟合作總署中國分署之研究(1948~1952)〉(博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chfux
郭仕閔(2010)。〈台灣菸草產業發展中的國家角色〉(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r2d2pr 
徐顥哲(2010)。〈非營利組織運用軟性權力之研究-以董氏基金會推動「菸害防制法」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kw4w3r 
莊智婷(2007)。〈利益團體立法遊說策略之研究-以菸害防制法修正案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fc5v23 
黃桂蓉(2008)。〈移民與永興村的形成與發展—從日本移民到客家移民〉(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qttqr 
黃冠霖(2015)。〈國家法令對吸菸者基本權利限制之研究-以菸害防制法中心〉(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z9kuxf 
楊雅涵(2012)。〈我國菸害防制政策的制定過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y8sevk 
葉彥邦(2005)。〈終戰初期臺灣煙酒專賣事業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s://ah.nccu.edu.tw/item?item_id=35641 
鄧玉珊(2015)。〈從「敬菸」到「禁菸」--論臺灣反菸政治:1960-2012〉(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kb2p78 
賴莞頻(2012)。〈一九八○年代臺灣環境運動的社會與文化考察〉(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kj9nn2 
顏玉瓊(2003)。〈民營化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我國菸酒專賣制度及菸酒稅收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y2hhz

政府檔案資料
「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駐美中國技術代表團、臺灣省菸酒公賣局關於擬購美國菸草清單、菸草樣品、菸草價格及市場供應情形、菸葉採購及捲菸紙供應事宜等」(1950年07月20日),〈美援菸葉及香菸紙採購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 040-010217-0008,入藏登錄號: 040000000819A。
「蔣彥士呈蔣經國美國律師公會研討會討論著重今後中美貿易遠景展望及關係調整後可能遭遇作業問題部分人士認為臺灣關係法生效後中美貿易遠景將益趨美好」(1979年06月08日),〈外交—外交事務散件資料(二)〉,《蔣經國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5-010205-00185-028,入藏登錄號:005000000804A。
立法院公報(1990)。〈行政院中美貿易專案小組召集人趙耀東專案報告中美貿易談判。立法院外交、經濟二委員會第一次(第七十九會期)聯席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76(65)。

新聞資料
〈公害審議〉,1967年06月11日。聯合報,06版。
〈台省府決建議中央 明定有關法令 限制公害發生〉,1969年01月07日。聯合報,02版。
〈公害與公德〉,1970年08月15日。聯合報,03版。
〈內政部 昨開公害防治會議〉,1970年08月27日。經濟日報,02版。
〈「你丟我檢」〉,1971年01月16日。聯合報,03版。
〈美參議院決議採報復措施〉,1985年03月30日。經濟日報,06版。
〈美參院財委會主席要求日本 消除美貨輸日一切障礙〉,1985年04月09日。聯合報,04版。
〈政府推動貿易自由化 經建會決促訂時間表〉,1985年08月30日。聯合報,02版。
〈對抗差別待遇貿易行為 美考慮設置貿易戰基金〉,1985年09月07日。經濟日報,01版。
〈經部發表聲明支持雷根政策〉,1985年10月18日。經濟日報,01版。
〈美國菸酒自由銷售 最遲明年八月開始〉,1985年12月03日。聯合報,03版。
〈美認與我關係進展良好 決續執行對我軍售政策〉,1985年12月20日。聯合報,01版。
〈我對美放寬非關稅障礙 歐市國家要求一體適用〉,1986年01月02日。聯合報,02版。
〈歐美菸酒尚未開放進口 代理商廣告信先登場〉,1986年01月27日。經濟日報,10版。
〈嫌菸運動 消費者有權拒絕二手菸〉,1986年02月02日。聯合報,03版。
〈不讓美菸戕害青少年 維護健康拒絕登廣告〉,1986年09月05日。聯合報,03版。
〈省議會熱烈談美菸〉,1986年11月21日。聯合報,05版。
〈洋菸廣告 美女俊男 反菸宣傳 對症下藥〉,1987年10月08日。聯合報,03版。
〈我決積極參與國際經貿事務活動 與美國共同解決國際經濟問題〉,1988年04月05日。經濟日報,01版。
王昭月(2017年10月11日)。〈「她」曾是台灣一代名模 現在變這樣!〉。聯合報,檢自: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89/2751360
呂一銘,1971年5月26日。〈台北盆地像個蒸籠 空氣污染情況嚴重〉。聯合報,03版。
武光東(1986年02月04日)。〈洋煙既是公害 何能輸入?〉。民生報,03版。
周昭平(2015年09月04日)。〈當醫師宣布薛岳只剩半年可活,他唱出永垂不朽的〈如果還有明天〉來說再見〉。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檢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soundsontheisland/23708
姚鷺(1985年09月29日)。〈美國不再是「好好先生」〉。聯合報,02版。
陳志祥(2017年06月07日)。〈矛盾!台灣疫苗支付過半來自菸捐〉。中國時報,檢自,https://reurl.cc/odbaGj
陳瑄喻、廖珮妤(2015年11月10日)。〈菸品苛捐再加20元 董氏基金會罕見反對〉。中國時報,取自:https://reurl.cc/d5bM4g
陳麒安(2015年02月12日)。〈自由開講〉濫苛菸捐就是歧視窮人!〉。自由時報,取自: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231907
柴松林,1983年01月03日。〈我們希望的消費者保護法〉。聯合報,03版。
康叔,1970年8月29日。〈私利與公害〉。經濟日報,10版。
曹原彰,1985年11月04日。〈消費者保護法公平交易法 能為大眾帶來什麼?〉。民生報,06版。
黃光國,1982年10月25日。〈加速完成台灣社會「質變」的歷程〉。聯合報,14版
黃怡翎、蔡宛芬(2005年10月6日)。〈孕婦人權遭侵犯〉。自由時報,檢自: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37399
黃信維、曾盈瑜及陳瑩欣(2017年04月22日)。〈菸稅挹注長照 每包漲20元〉。蘋果新聞,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70422/37626761/
溫啟邦(2015年02月06日)。〈有話要說-調漲菸捐本意被誤解〉。中國時報,取自:https://reurl.cc/3LA2El
楊憲宏(1986年02月03日)。〈拒抽二手菸 絕地大反攻〉。聯合報,03版。
楊憲宏、卓亞雄(1986年8月25日)。〈菸幕籠罩 戰雲密佈〉。聯合報,03版。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15年02月12日)。〈國健署回應 「濫苛菸捐就是歧視窮人」一文〉。自由時報,取自: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232441
劉其筠(1985年09月09日)。〈「報復」名單未上榜〉。經濟日報,03版。
劉其筠(1985年10月11日)。〈中美結束貿易會談達成協議〉。經濟日報,01版。
鍾麗華(2005年03月15日)。〈拍照檢舉 孕婦抽菸罰錢〉。自由時報,檢自: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5670
羅素英(2015年06月29日)。〈到底誰在剝窮人的皮?菸害防制為窮人省錢、增健康〉,自由時報,取自: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363022
蘇拾瑩(1987年11月06日)。〈你跳我也跳〉。聯合報,12版。
蘇福男(2017年10月11日)。〈走過百年專賣制度 台灣「綠色黃金」菸草功成身退〉。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219694

網頁資料
Lawrence, F. (2019). Big tobacco, war and politic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991-w 
Monographic. (1918). Don’t Forget the Smok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loc.gov/item/2009440254/
〈提高菸稅,有效抑制吸菸率〉(無日期)。董氏基金會華文戒菸網。取自:https://www.e-quit.org/CustomPage/HtmlEditorPage.aspx?MId=760&ML=3
長照罩不罩(2017年07月15日)。〈長照2.0 系列專題之一》吸菸救長照?〉。Facebook,取自:https://reurl.cc/zzGday
財政部財政史料陳列室(無日期)。〈菸酒專賣改制史料〉。取自:https://reurl.cc/ZGGYd6 
國民健康署(2015年01月21日)。〈健康才是人權!〉。衛生福利部,取自:https://www.mohw.gov.tw/cp-2636-21212-1.html
遠見編輯部(1986)。〈雷根:請支持星戰計畫〉,遠見。取自: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85

影片資料
Rti 中央廣播電臺(2017年02月06日)。〈陳淑麗的「公益」人生(上集)〉。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JxwBvuRZio
TTV 台視官方頻道 TTV Official Channel(2018年01月28日)。〈台灣名人堂 2018-01-21 資深藝人陳淑麗〉。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Ie7fjJcOE
公視PTS臺灣,2012年01月04日。《臺灣菸業紀實 沉默的告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Gp82rSCZmY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2007年08月07日)。〈女性戒菸(女士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40MPer8NNw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2007年08月06日)。〈珍惜生命,拒絕菸害〉。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d615Nmrwhk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2007年08月06日)。〈珍惜生命,拒絕菸害-女人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Ochza7Ljlo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2007年08月08日)。〈關之琳與徐則琳-二琳傳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yF47JkTDg0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2007年08月06日)。〈尊重生命〉。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bSPLXTX48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2007年08月06日)。〈生死一捻之間〉。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asYcsYCRio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2011年11月04日)。〈抽掉人生〉。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OQRY9GJa4c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